孔子学堂《弟子规》小讲坛第五期顺利开展

发布者:理学院发布时间:2016-12-16浏览次数:354

    12月15日晚,由党委宣传部、校团委、理学院举办的孔子学堂传统文化小讲坛暨《弟子规》小讲坛第五期在图书馆五楼多功能厅举办。讲坛由理学院团委书记吕丽红主持,教工及学生代表120余人参加活动。

    活动伊始,吕丽红就期末临近提醒同学们做好复习工作,并对考风考纪问题进行突出强调。接着,她对弟子规教育的由来做解释说明,强调学习传统文化的具体意义,指出在生活中奉行《弟子规》中所崇尚的精神品质势在必行。

    第一位主讲人纪东以谨的含义解释开篇,他借用古人眼中的谨引出“谨”使日常行为的规范。通过“步从容,立端正;揖深圆,拜恭敬”告诫同学们作为大学生要做“礼”的先行者,谨慎做人,谨慎行事,又以“勿践阈,勿跛倚;勿箕锯,勿摇髀”提醒大家从日常生活小事对自己做出规范,从小养成守礼、懂礼、尊礼的行为习惯,保持良好的精神风貌。随后,第二位主讲人王雨婷从“仁”字的结构讲起,结合“亲仁篇”前四句的意义以及“梁上君子”和“列夫•托尔斯泰买梨”等古今中外故事阐述志于仁,行动上致力于仁,是所有人需要毕生追求的。仁爱精神作为一种民族精神,它具有永恒的价值,也是提升国人道德境界的根本生长点。最后一位主讲人谭宬对“泛爱众篇”进行讲述,“凡是人,皆须爱。天同覆,地同载”、“己有能,勿自私,人所能,勿轻訾”和“恩欲报,怨欲忘。报怨短,报恩长”三句分别从“博爱”、“唯才是用”、“感恩”三个方面揭示做人的道理,提醒大家在生活学习过程中要能够爱万物,懂得规避“私心”,在做到“外举不避仇,内举不避亲”的前提下感恩给予自己帮助的人,并发出活动结束后给父母打一通电话的倡议。



XML 地图